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G4G] 身份信息查询需避免“模糊地带”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涛

作者: 杨涛 发布于 中国报道周刊, 2008-11-11.

 
 

参考消息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8-11-10 通过 自曲新闻自动更新 作者:chinaweekly

  为方便广大用户使用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11月7日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等网上自助服务。而11月9日月下午,这个身份查询中心网站的网页已经打不开,由于目前网站系统仍在进行技术完善,网站已经暂停。(《扬子晚报》11月10日)

  关于网上自助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暂停的原因,该网通知说:"因中心系统正在完善",看来,对于暂停,官方的说法是技术原因。不过,从我个人观察来看,本月7日有关部门甫一这项服务,就引起了舆论与民众对于这一查询系统收费是否合理、是否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等诸多问题的争议,"技术原因"大概不过是相关部门平息舆论非议的体面托辞。当然,不管怎么说,暂停总是好的。

  有关部门推出的网上自助身份信息核查服务,并不是给民众的"免费午餐",一次查询收费是5元。如果是商业网站,那也罢了,公民查不起,顶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或者寻找另一家服务商。但推出这项服务的是政府部门——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并且是占用的是公共资源——全国公民的身份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这项服务还是垄断性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谁能像这个服务中心那样掌握全国公民的身份信息呢?这就有几个问题需要廓清:其一,根据"法定税收原则",国家机关收取任何费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和授权,那么,查询服务中心收取这项费用有无法律的授权呢?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假设每天有10万人次上网查询,一年的收入将达到1.8亿元。况且,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信息都是免费查询;其二,倘我们以最大的善意来猜测,提供这一查询服务需要巨大成本,而且财政预算并未包含这一项目,的确需要向查询的公民收取一定费用。但这笔费用到底是多少才合理呢?查询一次5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有关这个网站运行成本能不能公之于众,在阳光下晒晒呢?

  此举是否会侵犯公民隐私权,也是争议之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网站有利于"遏制和打击利用假身份证进行欺骗和犯罪的行为",这种效果我们也承认。但是,有律师指出,"任何人输入别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还有自己的手机号就能查询别人的身份信息,万一有人利用这个搞敲诈勒索活动,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这有悖于《民法通则》中关于隐私权的有关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在这一问题没有经过详细论证前匆匆推出举措,未免操之过急。

  从网上身份信息核查服务的争议,或许也能折射出一些政府部门借"便民、利民"名义行乱收费之实、忽视民生与民意的惯性做法与思维。比如国家质检总局推行了8年之久的国家免检制度,表面上看,"免检标志"有利于消费者更方便判别优质产品,更利于企业自律,但从实际来看,不过是国家机关借机收钱的工具,甚至成为某些造假企业的"护身符"。而且,这种所谓的"便民、利民"从来没有进行过听证就大张旗鼓地推行,如果不是"三鹿奶粉事件"东窗事发,还不知要祸害到何时。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涛


作者: 杨涛 发布于 中国报道周刊, 2008-11-11. | 添加评论 | One comment

原文地址 身份信息查询需避免"模糊地带"

添加本文到 del.icio.us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法律纵横.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